HPV(人类乳头瘤病毒)是一种主要通过性传播的病毒,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黏膜,尤其常见于口咽部、肛门和生殖道。HPV病毒种类繁多,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类,其中13种高危型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列为致癌型,其中HPV16和HPV18与约70%的子宫颈癌相关。低危型HPV通常导致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,如尖锐湿疣。
尽管HPV感染与90%以上的子宫颈癌相关,但并非所有感染HPV的人都会得子宫颈癌。大多数人感染HPV后,免疫系统会在几个月至两年内清除病毒,只有长期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的人群才需要治疗。因此,HPV感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过于担心。
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与高危型HPV相关的疾病,尤其是子宫颈癌。全球目前有三种HPV疫苗,分别为二价、四价和九价疫苗。二价疫苗预防HPV16和18,主要用于预防子宫颈癌;四价疫苗除了预防子宫颈癌外,还能预防生殖器湿疣;九价疫苗则覆盖更多HPV类型,能预防子宫颈癌、生殖器湿疣、外阴癌、阴道癌、肛门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等。
由于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尽早接种HPV疫苗,特别是在开始性行为前,能提供更好的预防效果。

国内和国外九价HPV疫苗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。国内九价疫苗最初批准的适用年龄为16-45岁,而国外(如美国、香港、澳大利亚)已将适用年龄扩大至9岁以上。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在审批疫苗时,基于各自的临床数据和上市后监测情况而做出的决定。

此外,关于已接种二价或四价疫苗后是否需要接种九价疫苗,专家的观点是:
- 所有疫苗都能有效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。
- 即使是二价疫苗,对未感染HPV的个体,也能提供高达100%的保护,且抗体水平能长期维持。
- 二价和四价疫苗对其他HPV亚型也存在交叉保护作用。
- 九价疫苗在二价和四价的基础上,提供了更广泛的保护。
因此,选择哪种疫苗,可以根据个人的年龄、经济状况和对保护范围的需求来决定。